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武汉大学韦胤宗副教授做客集贤讲堂

发布时间:2024-11-11点击量:

11月8日下午,庆祝历史学科创建八十周年系列学术讲座暨集贤讲堂第415讲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举行。应学院邀请,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韦胤宗副教授应邀来访我院并作了题为“近世中国的读者问题(Readership)”的学术报告。我院王雪玲教授、邓锐副教授、吕东超副教授、翁彪老师与文献学方向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了本次活动。讲座由张宗品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韦胤宗副教授介绍了选题的切入视角,谈到以往对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多集中于创作者视角,对于读者问题的讨论甚少。韦胤宗副教授回顾中外学者对读者问题的已有研究,认为宋以后新的阅读阶层崛起带来新的阅读文化,即泛读文化/刻本文化/大众文化。元明之后,经史不断在简化,通俗化的趋势不可阻遏。本次讲座希望建立以接受者为本位的研究,并尝试解释中国古代,尤其是宋元明清时期,“谁是预设的读者?”和“谁是历史上的读者?”两大问题。

关于谁是预设的读者,通过研究序跋、注疏、插图、语体、书品、书价等书籍的设计与生产要素,韦胤宗副教授指出,晚明以降,低端书籍市场不断扩大,为大众阅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低端市场的扩大,反映了出版商预设的读者群体的扩大。

关于谁是历史上(事实)的读者,韦胤宗副教授从平民教育与识字率、阶层与读者两方面进行分析。他认为在平民教育机构中,社学的基础识字教育相比于科举进学似乎贡献更大,提供了基本的启蒙教育;在“正规教育”之外,杂字书是民间最重要的自学教材,杂字书的读者群体具备较高的图像识别能力;由于分化的识字率问题,展现出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两种不同品味。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与韦胤宗副教授进行围绕“宋以前是否一直存在通俗文化这一读者阶层”“唐宋书价持平是否说明雕版印刷并没有降低书籍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最后,张宗品副教授为整场报告做总结,并代表全场师生对韦胤宗副教授的到来以及精彩报告表示由衷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人:蒋馨怡